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(上)
讀了半本龍應台《大江大海一九四九》,心情起伏不已,引起了我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興趣,也叫我為整個中華民族感到前所未有的心痛。龍應台花了一段時間,走遍中港台三地,訪問了很多經歷過國共內戰的人,紀綠低一個個烙印在他們腦海深處的歷史片段,意義重大。
書後有這樣的一句:「六十年來,我們從來沒有機會,停下腳步,問問身邊親愛的人,你,痛在甚麼地方?」
龍應台的父親多次希望跟兒女分享他在戰爭中所經歷的,但做兒女的,當然只覺得他囉嗦,他一講他們就四散。到他離世了,她才走回父親的家鄉,嘗試了解他的故事,可惜,想親口求證的,都沒有機會了。
「我們有緣跟這衡山龍家院的少年成為父子父女,那麼多年的歲月裡,他多少次啊,試著告訴我們他有一個看不見但穩穩作痛的傷口,但是我們一次機會都沒有給過他,徹底地,一次都沒有給過。」
今晚我回家吃飯,跟公公談起一九四九。我問公公,你是不是1949年來香港的?他說,是啊,10月15日上船,10月16日到香港,在香港仔上岸。六十年前的事啊,連日子都記得那麼清楚。公公1932年出生,是潮洲人,有一個十分寵愛他的叔叔,也即是我們的太叔公,每星期給公公兩元零用錢,太叔公在國民黨有不低的地位,1948年就來了香港,因為頗有錢,來到就在筲箕灣每月用一百元租一個單位,那時候是很貴了,也因為太叔公早就來了香港,公公也理所當然隨著他來,沒有走到台灣去。公公說,在香港這麼多年來,太叔公還是想著回去打共產黨,收復失地,當公公打算和婆婆結婚時,太叔公還著他多等幾年,回潮洲才娶(公公當然沒有聽話,我們這頭家現在才有這樣的組合),沒料到就這樣在香港終了一生。
聽公公說往事,他的神情非常興奮,他怎會想過,這個孫女竟然忽然對他的前半生感興趣。只不過六十年罷,世界變了這麼多。我們這一代人,豐衣足食,無憂無慮,哪能想到上兩輩的人,生活多艱難,流過幾多血和淚,今天他們不說,只是讓我們活得更安樂、飛得更遙遠!
(待續)
書後有這樣的一句:「六十年來,我們從來沒有機會,停下腳步,問問身邊親愛的人,你,痛在甚麼地方?」
龍應台的父親多次希望跟兒女分享他在戰爭中所經歷的,但做兒女的,當然只覺得他囉嗦,他一講他們就四散。到他離世了,她才走回父親的家鄉,嘗試了解他的故事,可惜,想親口求證的,都沒有機會了。
「我們有緣跟這衡山龍家院的少年成為父子父女,那麼多年的歲月裡,他多少次啊,試著告訴我們他有一個看不見但穩穩作痛的傷口,但是我們一次機會都沒有給過他,徹底地,一次都沒有給過。」
今晚我回家吃飯,跟公公談起一九四九。我問公公,你是不是1949年來香港的?他說,是啊,10月15日上船,10月16日到香港,在香港仔上岸。六十年前的事啊,連日子都記得那麼清楚。公公1932年出生,是潮洲人,有一個十分寵愛他的叔叔,也即是我們的太叔公,每星期給公公兩元零用錢,太叔公在國民黨有不低的地位,1948年就來了香港,因為頗有錢,來到就在筲箕灣每月用一百元租一個單位,那時候是很貴了,也因為太叔公早就來了香港,公公也理所當然隨著他來,沒有走到台灣去。公公說,在香港這麼多年來,太叔公還是想著回去打共產黨,收復失地,當公公打算和婆婆結婚時,太叔公還著他多等幾年,回潮洲才娶(公公當然沒有聽話,我們這頭家現在才有這樣的組合),沒料到就這樣在香港終了一生。
聽公公說往事,他的神情非常興奮,他怎會想過,這個孫女竟然忽然對他的前半生感興趣。只不過六十年罷,世界變了這麼多。我們這一代人,豐衣足食,無憂無慮,哪能想到上兩輩的人,生活多艱難,流過幾多血和淚,今天他們不說,只是讓我們活得更安樂、飛得更遙遠!
(待續)
Comments